近日,國家郵政發布2020年1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。據測算,2020年1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98.7,同比提高43.5%。發展規模指數、服務質量指數、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352.4、379.9和214.9,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39.5%、65.9%和11.3%。發展趨勢指數為145.4,同比提高153.3%,快遞市場持續向好,潛力可期,在服務方面,市場調查公司了解12月份,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2.5億件,同比增長37.4%;業務收入完成926.2億元,同比增長20%。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為78.7分,同比提高0.4分。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為73.0%,同比提高0.1個百分點。滿意度、準時率和有效申訴率均有所改善,其中有效申訴率提升明顯。
市場調研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1月在疫情影響下快遞業務量大幅下滑,2021年1月快遞業務量雖較旺季有所回落,但同比增速將大幅提升。從資本市場預期來看,1月在網購年貨的流量加持下,行業仍將穩步發展,資本市場對快遞業充滿期待,預期同比提高47.4%。
1月14日,國家郵政局公布2020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。數據顯示,2020年,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33.6億件,同比增長31.2%;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795.4億元,同比增長17.3%。其中,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121.7億件,同比增長10.2%;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693.6億件,同比增長35.9%;國際/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18.4億件,同比增長27.7%。
從2007年的12.02億件,上漲至2019年的635.2億件,再到如今的833.6億件,累計實現66倍的漲幅。如此巨大的快遞單量一方面折射了我國強大的消費能力,另一當面也反映了快遞企業的改革“加速度”。
在業務類型方面,市場調查數據顯示,同城、異地、國際/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14.6%、83.2%和2.2%;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8.7%、51.5%和12.2%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下降2.8個百分點,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上升2.8個百分點,國際/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基本持平。
另外,2020年,東、中、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9.4%、13.3%和7.3%,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9.6%、11.9%和8.5%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.3個百分點,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下降0.6個百分點;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.4個百分點,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.6個百分點;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0.1個百分點,快遞業務收入比重基本持平。
相關文章: